九日登洪崖
[元代]:刘因
卑居不见秋,登高自谁始?清狂未免俗,谨厚亦复尔。
山光故相迎,百步翠可倚。屈指数胜游,兹山居食指。
高绝让龙门,平敞亦专美。群山渺波鳞,天开见洪水。
列岳真情尘,遐瞰小千里。却恐行路人,视予旋磨蚁。
解衣林表坐,烂摘蒲萄紫。甘浆来逡巡,毛骨脱泥滓。
胜境得真赏,泉石迥如洗。况有幽栖人,嗒然空隐几。
相对已忘言,一笑云林喜。回首暮烟深,高歌望吾子。
卑居不見秋,登高自誰始?清狂未免俗,謹厚亦複爾。
山光故相迎,百步翠可倚。屈指數勝遊,茲山居食指。
高絕讓龍門,平敞亦專美。群山渺波鱗,天開見洪水。
列嶽真情塵,遐瞰小千裡。卻恐行路人,視予旋磨蟻。
解衣林表坐,爛摘蒲萄紫。甘漿來逡巡,毛骨脫泥滓。
勝境得真賞,泉石迥如洗。況有幽栖人,嗒然空隐幾。
相對已忘言,一笑雲林喜。回首暮煙深,高歌望吾子。
唐代·刘因的简介
刘因(1249~1293) 元代著名理学家、诗人。字梦吉,号静修。初名骃,字梦骥。雄州容城(今河北容城县)人。3 岁识字,6岁能诗,10岁能文,落笔惊人。年刚20,才华出众,性不苟合。家贫教授生徒,皆有成就。因爱诸葛亮“静以修身”之语,题所居为“静修”。元世祖至元十九年(1282)应召入朝,为承德郎、右赞善大夫。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。母死后居丧在家。至元二十八年,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,他以疾辞。死后追赠翰林学士、资政大夫、上护军、追封“容城郡公”,谥“文靖”。明朝,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。
...〔
► 刘因的诗(211篇) 〕
明代:
唐时升
竹荫巧藏三伏,茶香分入四邻。
波间先辨来客,石畔长眠醉人。
竹蔭巧藏三伏,茶香分入四鄰。
波間先辨來客,石畔長眠醉人。
明代:
黄廷用
病馀还觉冶游劳,风景悠然思转豪。水绕林深山日隐,洞开云净海天遥。
浮生枉试腹中剑,尘世空藏笑里刀。我愿晚阴分石榻,英雄谁复说孙曹。
病馀還覺冶遊勞,風景悠然思轉豪。水繞林深山日隐,洞開雲淨海天遙。
浮生枉試腹中劍,塵世空藏笑裡刀。我願晚陰分石榻,英雄誰複說孫曹。
宋代:
释克勤
使乎不辱命,临机贵专对。安禅捋虎须,著著超方外。
不唯明窗下安排,掇向绳床拶崄崖。拈椎竖拂奋雄辩,金声玉振犹奔雷。
使乎不辱命,臨機貴專對。安禅捋虎須,著著超方外。
不唯明窗下安排,掇向繩床拶崄崖。拈椎豎拂奮雄辯,金聲玉振猶奔雷。
宋代:
刘才邵
贤能摅逸志,振迹比蛟龙。云雨时方得,烟霄路自逢。
濯鳞沾帝泽,拥足脱尘踪。物外将轻矫,池中岂解容。
賢能摅逸志,振迹比蛟龍。雲雨時方得,煙霄路自逢。
濯鱗沾帝澤,擁足脫塵蹤。物外将輕矯,池中豈解容。
:
卢青山
踯躅初春季。怅情怀、中年渐到,二毛潜起。看取髭髯如古柏,忍对青山妩媚。
更忍向、花前共倚。小女春边一枝玉,颤盈盈、偏近酸眸底。
踯躅初春季。怅情懷、中年漸到,二毛潛起。看取髭髯如古柏,忍對青山妩媚。
更忍向、花前共倚。小女春邊一枝玉,顫盈盈、偏近酸眸底。